晚期胃癌患者miR-196a表达与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
潘儒艳, 朱丹霞, 周文杰, 吴骏, 吴昌平
目的 探讨晚期胃癌患者石蜡组织中miR-196a表达水平与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院肿瘤内科治疗的61例一线接受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前的石蜡组织标本,运用高通量芯片筛选5对胃癌和癌旁配对组织中异常表达的miRNA,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石蜡组织中miR-196a表达水平,分析miR-196a表达水平与化疗疗效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胃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miR-196a显著过表达(P=0.0006),且miR-196a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和性别相关。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方案治疗Ⅲ期和Ⅳ期胃癌患者临床获益率(CBR)为42.6%。miR-196a高表达患者CBR低于低表达患者(31.25%vs. 46.70%,P=0.029)。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的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miR-196a高表达(log rank检验,HR=2.18,95%CI=1.061~4.012,P=0.036)与接受以氟尿嘧啶为基础方案的胃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缩短相关。结论 miR-196a高表达与晚期胃癌不良预后显著相关,是具有潜力的晚期胃癌预后生物学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