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管诊刮术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朱彦玲, 张杰, 刘蓓蓓, 张雪玲, 张红, 张萍, 王新侠, 于晓娟, 王岚
目的 探讨宫颈管诊刮术(ECC)在诊断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中的价值,以及阴道镜检查不满意时常规行ECC的必要性。方法 普查对象共1 671人,均接受叶酸受体介导的亚甲蓝染色(FRD)及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并均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阴道镜检查不满意者同时行宫颈管诊刮术。分析总人群、FRD及TCT筛查阳性人群、≥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CINⅡ)人群及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不满意阴道镜率。比较宫颈活检和ECC对阴道镜不满意人群中≥CIN2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1)所有筛查对象中,不满意阴道镜率为25.0%(418/1 671);FRD和TCT筛查阳性人群不满意阴道镜率为22.3%(116/520);≥CIN2病变人群不满意阴道镜率为10.8%(12/111)。30~40岁人群不满意阴道镜率为11.4%(85/743),41~50岁人群为26.6%(166/625),51~60岁人群为55.1%(167/303)。(2)阴道镜检查不满意人群ECC诊断准确率(100%)高于宫颈活检(33.3%,P<0.01)。结论 由于阴道镜检查不满意人群的存在,阴道镜指导下的宫颈活检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宫颈癌筛查阳性且阴道镜检查不满意者需常规行ECC以保证病理标本取材的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