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后可溶性P-选择素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研究
丁敏, 郭开今
目的 监测髋关节置换术后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分析其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关系,探讨其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住院患者,术后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症状及体征检查,分为DVT组和非DVT组。采集患者术前1天、术中(手术切口关闭时)、术后6h、1天、3天、7天、12天肘正中静脉血,测定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D-二聚体浓度;术前、术后3天检测凝血功能;术前和术后3、7、12天行患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及绘制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结果(1)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在术中(手术切口关闭时)比术前有所下降,术后6 h开始上升,术后1天升至相对较高浓度,术后3天降至相对较低浓度,但仍高于术前,术后7天开始逐步回升至术后12天。(2)DVT组与非DVT组间术前、术中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1天、3天、7天、12天DVT组中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明显高于非DVT组(P<0.05);2组的术中可溶性P-选择素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 h、1天、3天、7天、12天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表明:在DVT组,术后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与D-二聚体浓度呈正相关(P<0.01),术后3天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与Fib呈正相关(P <0.01)、与PT呈负相关(P<0.01)。(4)ROC曲线分析:DVT组中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在术后6 h、1天、3天、7天、12天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88、0.90、0.92、0.90,诊断界点分别为38.31μg/L、43.12μg/L、36.80μg/L、38.86μg/L、39.56μg/L,灵敏度分别为84%、84%、89%、89%、89%,特异度分别为81%、88%、87%、93%、91%(P=0.00)。结论(1)髋关节置换术后血中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升高。(2)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与下肢DVT密切相关。(3)可溶性P-选择素可能是DVT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对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徐州医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