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剂量长时程金刚烷胺对小鼠行为学和脑内c-Fos表达的影响
刘阳, 宋亮, 吴宇, 陈幽婷, 王德广, 马传响
目的 探讨临床高剂量长时程使用金刚烷胺(amantadine,AMA)治疗疾病时导致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副作用的中枢机制。方法 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AMA组(每组n=20)。AMA组小鼠腹腔注射高剂量金刚烷胺(60 mg/kg,qd×10天),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第9天注射后20 min,分别用SamsDodd的刻板行为评分、自主活动观察和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OPAR)对2组小鼠的行为学进行检测;在第10天注射后2 h,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小鼠脑内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1)AMA组小鼠刻板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尤以头部的背腹方向运动增多显著;(2)AMA组小鼠的自主行为活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3)AMA组小鼠的记忆能力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 <0.01);(4)AMA组小鼠在边缘皮质、海马、基底前脑、间脑的中线核和板内核、脑桥基底部以及延髓的外侧网状核等脑区c-Fos蛋白的表达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1)高剂量长时程AMA可致小鼠出现明显的精神分裂症样行为学变化,并影响了学习记忆功能;(2)与精神行为、情绪和内脏活动密切相关的前额皮质、扣带皮质、海马、杏仁核和隔外侧核等脑区的神经元功能活动明显改变,可能是高剂量长时程AMA导致出现精神病样副作用的解剖学基础。
:徐州医学院学报